怀宁县职教中心
官方微信公众号 X关闭
欢迎来到怀宁县职教中心官方网站!    2020 年 12 月 5 日 星期六 23:5:32 网站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学校概况 党团工作 新闻中心 管理机构 招生就业 教学科研 实训实习 学生工作 培训中心 专题专栏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关闭×
实训实习
实训实习 当前位置: 首页>>实训实习>>实训新闻

“龙岗模式”探索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新出路

时间:2013-05-12 07:18:54 点击:672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由政府主导、设立专门的职业训练机构,按企业的需求组建训练基地,能否破除校企壁垒,解决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形成技能人才输出的绿色通道? 

“龙岗模式”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路
 
 深圳市龙岗职业训练中心设备先进,不仅有大量数控机床等设备,还有当前最先进的快速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相关设备。图为一名学生在数控机床前进行操作练习。本报记者 柯进 摄
  ■本报记者 柯进 汪瑞林  
 据当地人介绍,2010年以前,200多家眼镜企业和门店零乱散布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辖区的各个角落。2010年,龙岗区将这些单打独斗的眼镜企业搬进43万平方米的高端眼镜产业园“抱团”发展。如今,全球75%的眼镜从香港走向世界,而香港70%的眼镜产自横岗。拥有70万人口及2000多家各类企业的横岗街道,现已成为深圳东部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眼镜等产业集聚基地,产品销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只是深圳龙岗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2012年,龙岗启动10个创新产业园区建设,预计全年吸引5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入驻,新增产值120亿元……龙岗,这个深圳关外的产业大区现已发展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龙岗区之所以能顺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得益于该区独特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输送体系,被人称为“龙岗模式”。这种输送体系与传统的学校培养、市场招聘有何不同,其优势何在?
 
 技术工人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深圳市龙岗区产业发展对中高级技工需求量约占其用工总数的10%,而实际满足率不到一半—— 
技能人才匮乏牵绊产业转型步伐
  从引进“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到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到产业转型升级,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日益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因素的约束。 
 2008年金融危机后,龙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仅2011年,龙岗在深圳率先淘汰5000家低端企业,284家来料加工企业完成原地不停产转型。经过第一轮产业转型,目前,龙岗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0多家,拥有华为、比亚迪等产值超亿元重点企业300多家,支柱产业包括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和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 
 产业转型快速推进所带来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与储备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一边是大量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找工作难,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能人才。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由普通劳动力向技能人才的转变,使龙岗与整个“珠三角”地区一样,自2008年以来年年都喊“技工荒”,一些企业甚至对部分高级技工开出上万元的月薪,不少企业对车床、铣床、模具、电工的需求出现集体“井喷”,而与此同时,龙岗区政府确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目录在不断更新、扩容。 
 “产业转型升级后,过去的初级工只能做普工,有些毕业生即便拿到了高级工证,所学的东西依然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主任吴金光说,近几年,技术工人难招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龙岗区中高级技工需求量约占用工总数的10%,实际满足率却不到一半。社会培训机构往往散、弱、差,主要集中于低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长期呈现碎片化、低端化,导致技工培养仅占培训总量的5%。低层次、小散乱的职业培训格局,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需求,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按照深圳市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深圳技能人才总量要发展到270万人,全市年职业培训要达到300万人次以上,而现实情况却是技能人才缺口巨大,以龙岗区为例,去年技能人才缺口近6万人,其中,制造业技能人才缺口最大。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快速培养出适合产业现实需求的中高级技能人才?这些,都成了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 
 
 整合劳动、财政、教育等过去分属各部门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由政府主导专门组建直属于区政府的职业训练中心,统筹区内外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组织内地中高职院校生源,按各产业技能需求进行短期强化训练—— 
政府主导推进职业训练体制改革
 按照规划,从2011年起,龙岗区先期启动26个创新产业园区建设。预计到2015年,将吸引3000家创新型企业入驻,实现年新增产值超过2000亿元。这相当于要在龙岗再造一个深圳高新区。 
 然而,无论是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还是提升传统产业,都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培养、输送链条的强大支撑,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时不我待的现实,在客观上对深圳各区政府形成倒逼机制。近几年,为了鼓励高级技工引进和培养,深圳当地政府制定了招调入户等福利政策,但现实中,受城市人口总量和社会管理等影响,真正通过该政策成功落户者并不多。 
 事实上,深圳龙岗区遭遇的境况,和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颇有相似之处,香港发展职业培训的思路,也为龙岗提供了借鉴。 
 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个人电脑及其附件、电子游戏机和有线通信设备逐渐取代纺织服装、塑胶、玩具、钟表和传统电子业,香港当地工业企业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为应对中高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和转岗培训需求激增的形势,香港政府将教育署、劳工署、工业贸易署等政府机构中涉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科室和机构抽离出来,整合成立了香港职业训练局。职业训练局按行业分类,下设训练委员会,并直接管理若干所工业学院和工业训练中心。工业学院主要从事可以发放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教育,其技工课程的修业期为1至2年,技术员课程的修业期为1至3年,另外还面向在职人士开设多项短期课程。工业训练中心(按行业分别设立)主要从事只能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培训,修业期一般不超过1年。教学方式包括全日制、夜间制和部分时间制。职业训练局所需费用全部由香港政府拨款。 
 在2009年,龙岗全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主要是3所职校、10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3家职业培训机构(其中2所属公办,31所属民办),分属教育、劳动、财政等不同部门管理,技能培训资源相对分散,缺乏统一规划。通过调研全区职业教育和培训体制,2009年8月,龙岗区委区政府决定从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参照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整合劳动、财政、教育等方面的职业培训资源,组建了独立运行的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这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由政府主导、介乎校企之间的职业训练专门机构之一,也是全国首家直属区政府管理的职业训练管理协调部门。 
 按照规划,职业训练中心负责全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含中职学校教育)的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整合全区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构建共享的“大职教”平台。为便于统筹协调辖区内产业、职业院校人才供需双方,在运行方式上,由政府投资建设职业训练基地,职业训练中心依照本地产业发展的实时需求,引进知名培训机构运营职业训练基地,同时组织内地中职、高职院校生源,通过3至6个月的短期强化训练,为龙岗区重点企业输送技能人才。平时,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向职业训练中心提交相关岗位的用工需求信息,职业训练中心则根据企业上报信息,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强化训练。 
 与国内大多数职业院校通行的校企合作做法不同,龙岗职业训练中心紧贴龙岗区 “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布局,以及当地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通过政府的投入和示范作用,重点推进“138”职业训练基地建设工程(建设1个占地面积约20万平米、在校生规模5000人的高技能人才职教园区;建设3个重点训练基地;将5所成校和计划新设的3所成校打造成区域性职业训练基地,兼具居民就业创业培训和社区教育功能)。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期末,“138”工程基本完工,预计总投入超过10亿元,年培训技能人才8万人以上,各类短期培训达60万人次。目前,已投入1.2亿元。
   
     每个学生完成集训后,还要接受实践操作技能考核,考核合格了,才能被输送到企业。也就是说,训练基地就像一个技能孵化器,学生进入基地集训后,出来时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熟练工人—— 
实训设备与企业同步学生就地就业
 目前,该中心已建成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眼镜产业3个训练基地,并引进知名机构进驻基地,开展模具制造、数控技术、电子电工、微电子技术、酒店管理、动漫设计等专业共40多个工种的技能培训。 
 在现代制造业训练基地的模具数控实训室,记者看到,几十名学生正在各自工位上紧张工作。在一台“模具加工中心”的大型设备前,两名学生正在向设备输入加工程序,设备另一端,一个个手机外壳不断“吐”向输送带。 
 “我们基地使用的所有设备都与目前深圳各手机、玩具模具生产厂家正在使用的生产线同步。学生在这里集训几个月后,进入工厂立即就能熟练操作。”基地负责人介绍说,“现在,企业用什么设备,我们就引进什么设备;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比如,在深圳,用于精密加工的‘慢走丝’设备,价格昂贵,目前只有少数高端制造企业在使用,但我们还是要引进这种设备,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前能熟练使用。每个学生完成集训后,还要接受实践操作技能考核,考核合格了,才能被输送到企业。也就是说,训练基地就像一个技能孵化器,在校生进入基地集训后,出来时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熟练工人。” 
 记者采访当天,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前来实习的25名准毕业生,正在模具数控实训室开始为期一个学期的集训。完成集训后,他们将在龙岗区相关的企业就地工作。学生李旭升说:“我们班2/3的同学来自农村,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些先进设备。所以,刚来这里时,大家都对今后自己要从事的工种很担心。经过大约半个月的实训,现在大家都有了信心。” 
 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造船、医疗等工业领域的快速制造技术,是近年来制造业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技术。虽然该技术在深圳目前尚未形成现实生产力,但为了适应深圳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今年上半年,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投资300多万元,从西安交通大学引进了一套专业设备,并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建立国家级先进制造技术公共实训平台,为未来产业发展提前预备人才。 
 过去3年,像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样,与龙岗职业训练中心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职业院校已超过40所,包括宁夏大学、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双方针对龙岗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的客观需求,通过“2.5+0.5”实效培训的模式开展战略合作(即学生两年半时间在学校学习,半年在龙岗基地强化培训),学生完成集训后,直接被安排到相关企业就业。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龙岗区企业向职业训练中心申报的技能人才需求量近2万人,中心通过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已向比亚迪、群达模具、华润微电子等企业培养、输送各类技能人才1.5万余人(中职、高职、本科学生的比例为4∶4∶2),其中,约73%的学生来自于内地中、高职院校,有效缓解了当地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 
 龙岗区改革试验的初衷是想从社会管理、服务方式创新的角度,通过‘软环境’构建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但客观上破解了内地职业院校发展中存在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通道不畅、行业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通道打不通的困局—— 
新职业训练体系带动内地职校发展 
 没有好的技能工人,就不会有高品质的产品。这对于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岗区乃至深圳市而言,感受从未如此迫切。 
 龙岗区此前的一项企业调查发现,两年前,辖区内一家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因担心龙岗技能人才不足以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几次试图将相关产业链转移至高等教育资源更丰富、人力资源更为充足的内地某城市。如果该企业部分产业链内迁,不仅意味着龙岗区乃至深圳每年会损失大笔财政收入,而且还可能形成一种意想不到的行业导向。 
 深圳群达模具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柯兆桂说:“最近几年,困扰我们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技能人才短缺。我们通过龙岗职业训练中心提前半年或一年给职业训练基地下订单,到了规定时间,职业训练基地直接将培训合格的人才批量输送至企业,既解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困难,又使我们在人才配置上更具有前瞻性和计划性,提高了企业人才的匹配精度。这几年,输送到我们这里的几十名技工都成了技术骨干。” 
 “经过3年与这些企业的磨合,企业需要的大批技能人才如今基本都能就地解决,这也相当于给企业吃了颗定心丸。”龙岗职业训练中心主任吴金光说,“虽然进行独立的职业训练体系改革试验,其初衷更多地是想从社会管理、服务方式创新的角度,通过‘软环境’构建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但客观上带动的不只是产业转型,还带动了内地职业院校的发展。” 
 一直以来,教育界专家认为,职业教育有3个明显短板:一是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弱,尤其是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条件严重滞后;二是资源分散且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三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要加长这3个短板,就需要在体制上进行创新。 
 然而,现实中,办职业教育,建设校内仿真、模拟或完全等同于工作现场实际的实训基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这对大多数职业院校来说,既显得力不从心,又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复建设之嫌。 
 对于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诸多发展瓶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执行院长沈时仁分析说,职业院校因有实训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办学成本普遍高于普通高校,而一些地区的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低于普通本科,导致有的职业院校只能通过增加教师工作量来节省办学成本。同时,因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实训基地建设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等原因,一些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尚未完全打通,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通道尚未完全打通。 
 事实上,对于众多长期关注教育教学、缺乏足够行政协调力的职业院校来说,及时跟踪并把握企业、产业需求,对接和协调校企间的合作,一直是其弱势。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说,借助与龙岗职业训练中心这样一个政府平台的合作,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岗位适应力大大提高,促进了学生对口就业和匹配就业,而且较好地解决了院校教材与企业技术实际脱节、训练与企业岗位工艺技术脱节、教学培训设备与企业生产设备脱节三大传统难题。这几年的合作给学校带来的直接变化,是促进了职业教育和培训满足企业技术发展和实际岗位需求,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无缝对接。同时,也给内地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安置带来了崭新机会和广阔舞台。 
 深圳市社科院社会发展所所长、教授杨立勋认为,职业训练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平台,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龙岗职业训练中心作为职教改革的新生事物,其基地运营模式,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建设、部门统筹监管、社会力量参与的特点,对于深圳乃至全国的职业训练和职业教育体制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但是,作为一种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试验,“龙岗模式”还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今后,在强化政府主导的同时,如何发挥各方积极性,如何进一步扩大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关于这些,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仍在继续探索。 
 
《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2日第3版

上一篇:2011级学子圆满完成实习,载誉归来。
下一篇:五个不得 确保中职学生实习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