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请就业的毕业生评价课程
时间:2012-05-22 06:44:04 点击:567次
课程的改进依靠于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现在常见的做法是在课程结束时请学生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那么,课程结束时学生能评价什么呢?当然包括讲课吸引力、教师态度、教学组织、教材教具和实习实训环节。传统的大学的定义是“大学是一个共享思考过程的地方”,学生在大学首先要学会思考的过程,其次,学生应该在教学中有美好体验,所以学生对课程有满意度评价。这些评价能够满足上述的大学定义。可是,这些评价就够了吗? 不够。“教学是与外部社会进行永恒对话的过程”(《后现代大学来临?》,史密斯、韦斯伯特)。大学培养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与发展中的社会相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个要求也是针对了最重要的教育环节——课程教学。 现代科技进步迅速,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三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的百年路程,加大了高校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在很多专业,三十年前的专业课程内容基本是化石级,供考古使用。IT专业你能继续教BASIC语言打孔吗?会计专业三十年前教会计软件吗?人类近三十年变化最快,中国是变化最快中的最快。 因此,课程的评价应该包括,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职业工作是否重要,如果不重要,有没有必要继续开设,或有没有必要设为专业必修课;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初始专业岗位的需要,如果不能,是否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有所更新改进。这样的评价对课程改进极其重要。但是,刚修完课的学生能够评价课程在未来职业岗位上的重要性和有用性吗?不能!一个在校生怎么能够从职业人的切身体会来评判课程的重要性和有用性?他只能从自己的课程体验来评价。 设想如果一位教师讲了一门课30年,内容不大变,亲爱的老师的课堂教学几乎可以达到表演艺术家的水平,让学生如痴如迷,学生的确喜欢这个老师,给予这个课程教学最好的评价。如果是哲学、数学等基础课,一来内容是古典的东西,二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但是,如果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这种教学上的精彩表演还没有回答一个问题:课程内容对现代职业岗位的重要性和有用性。遗憾的是,一些高校教师一路读书上来,承继了过去课程的表演风范,缺乏对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了解,课程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所授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后方才醒悟,“书到用时方知错”。 由于没有从业经验,在校生对课程的评价就有一个致命的局限,不知课程对职业岗位的重要性和满足程度。如果不收集这个信息,大量专业课程的改进缺乏依据。如果硬要在校生回答,也是误导管理者。因为学生不应该回答自己没有经验回答的问题。所以,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原来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满足度是必做之事。为什么调查毕业生呢?因为毕业生是课程教学的接受者和应用者,只有毕业生才能回答此问题,而不是通常被误以为的雇主。雇主只知道需要什么,并不能说你高校的教学该改进什么,因为雇主不知道你的教学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在所有人中,毕业生本应是最有资格评价所在大学服务的,并且能够提出建议使其改进服务”(《高等教育的质量与问责》,博格、霍尔)。(麦可思专家 王伯庆) |